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正文

江门工业技改“改”出新成效 让企业想变敢变能变

  • 2022-05-09 13:52:38 来源:江门日报

投资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今年1—3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7.61亿元,增速30.5%,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6.28亿元,增速3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在珠三角排第三。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自去年以来,我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长期稳居全省前列。

工业投资的稳增长,反映了江门工业经济始终保持“进”的态势,而作为产业转型、动能切换的“催化剂”,技改投资的高增速,则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宏观背景下,江门坚定推进“工业振兴”工程,识变应变、求新立新,以工业技改筑优势、赢主动的生动体现。

让企业想变敢变能变

今年一季度,我市兑现工信领域政策超过2.3亿元,其中省级技术改造资金超过2亿元,资金量较2021年增长64.1%,支持项目92个,较2021年增长95.7%。

从数据上看,今年一季度我市兑现省级技术改造资金占工信领域政策近九成,无疑透露出对于工业技改的重视。在此背后,是江门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工程、激活发展新动能、由“制造大市”迈向“制造强市”的强大决心和坚定意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外部环境未知的“变”,最佳的“战法”就是以变应变,在练内功上下功夫,以求在积极应变中占据市场主动权。

工业技改是企业“以变应变”的关键一招,而要推动这项工作,核心在于突破企业“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三个重要瓶颈:造浓“改”的氛围,让企业想变;打消“改”的顾虑,让企业敢变;强化“改”的支撑,让企业能变。

政策是“杠杆”,要用足用活。近年来,我市在增资扩产及技改项目建设提速方面,采取了积极推行项目备案承诺制、强化项目建设跟踪监测、支持企业实施项目内部验收、快速落实增资扩产及技改扶持政策等有效措施。

“通过实施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每半月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议,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供地、规划审批、施工报建等审批工作,着力推进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工业技改投资活力的激发,一家家“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脱颖而出。今年初,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华重工”)正式被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其“冠军之路”,与技改升级息息相关。

2019年,富华重工投资20亿元启动产线升级“三年行动”,打造全新的智能制造绿色工厂。“通过产线升级,我们实现节能减排、降低劳动强度,从传统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转变成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谭嘉骅说。

如今,富华重工生产的新一代车轴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自重降低10%、轮毂单元的使用寿命延长5倍、制动效率提升30%。2022年省级技术改造资金项目计划中,富华重工获设备事前奖励2300万元。

政策加码,行动升温。今年2月17日,《江门市2022年新春暖企惠企十条》出台,安排近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其中在鼓励制造业企业增产增收方面,提出对第一季度新增设备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按其投资额的1%给予资金奖励;对第一季度购置生产、研发设备500万元及以上(设备已全部到位)的制造业企业,按其设备投资的10%给予资金奖励。

开局加速,捷报频传。今年一季度,全市各县(市、区)技改投资增速喜人,江海、新会、台山、鹤山、恩平均达到两位数增长,其中江海技改投资增速更是达到90.7%,有6个重点项目通过准入评审,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

以变应变、化危为机。在政策、环境的多重“加持”下,江门各级政府和企业主体,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通过工业技改提升发展“内力”,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展现更强韧劲、开拓更大空间,而这也正是江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化 绿色化 科技化

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生存发展的共同“抉择”。而工业技改的“突围”方向,更直接揭示了工业“巨轮”驶往的“未来航向”。

江门市竞晖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竞晖电器”)是我市一家典型的中小企业,也是疫情下通过精益生产和技术改造实现逆势突围的典型范例,从2020年至今,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进行自动化改造。

“团队没变、场地没变,但在精益生产和自动化改造后,产能翻了一倍。”竞晖电器董事长黄志坚说。在此基础上,竞晖电器去年开始谋划建设新厂区,以全新的规划设计和生产设备,采用全新的生产模式,加速迈向“智造”,今年一季度已基本建设完成,目前新厂区已逐渐投入使用。

今年1月3日,一摞摞印有“碳中和”标签的全国首款碳中和复印纸,从新会银洲湖纸业基地发往全国各地,这款复印纸是由广东制造业百强企业——亚太森博(广东)纸业(以下简称“亚太森博”)发布量产。在当前“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诸如亚太森博这样的企业正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亚太森博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废气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废水实现深度处理提标改造,大大削减了污染物排放。今年一季度,亚太森博增资扩产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文化纸项目已完成建设。

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2017年落户至今,已经成为海目星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也是海目星全球两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之一,今年该公司拟在江门投资10亿元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自动化装备线。“江门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核心技术商业化落地,进一步提高整体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亿元。”该公司总经理聂水斌说。

从中小企业代表竞晖公司,到传统造纸业巨头亚太森博,再到新兴产业佼佼者海目星激光,“透视”一家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可以看出,生产智能化、绿色低碳化、产品科技化,正是企业在工业技改中所寄予的“雄心”“大略”。

新趋势、新动能、新未来,促进工业技改投资仍将是未来江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今年3月,我市正式印发《江门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强市建设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提到工业技改投资“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不低于15%。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加快开展2023年技术改造、普惠性投资奖励、一季度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入库申报工作,力争上半年推动25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同时,还将加快研究出台省工业稳增长32条我市配套落地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并联合发改等部门开展重点企业用电摸查工作,建立保障用电企业库,确保重点优质企业能源供应。(□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容伟杰)

标签: 技改投资 产业转型 工业振兴 领域政策

推荐阅读

江门工业技改“改”出新成效 让企业想变敢变能变

投资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今年1—3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47 61亿元,增速30 ...

解封不解防 姑苏区餐饮场所按50%限流控制

<p>  苏报讯(记者 胡毓菁)昨天,姑苏区发布《姑苏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解...

枫镇大肉面推出速食版 市民“在家堂食”体验“苏州一碗面”

本报记者小圆  “在家里也能轻松品尝到苏州时令名品枫镇大肉面了。”昨天上午,90后林先生打开盒装速...

攻克河床软土难题 地铁7号线扬东路站提前封顶

本报讯(记者徐蕴海)昨天9时,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由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州...

他以画笔创作100多幅抗疫群英图 “摘星大白”刷屏苏州人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王可)5日晚,苏州正式“摘星”,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6日凌晨1点,苏州文化人士朱振国以苏...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