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需求快速增长,长春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加剧。对此,今年,长春市成立了交通管理委员会,通过统筹推进交通综合治理,力争构建“绿色、畅达、文明”的现代化交通综合治理模式,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出行变化。
在“治堵”中,涉及到的建委、交通、城管、教育等部门都放出哪些“大招”?即日起,本网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关注!
【资料图】
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多个环节,需要市、区各级政府机构协同发力。
今年,长春市交通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长春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制定了《长春市交通综合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及2022年行动计划》。
长春市建委作为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全市的交通综合治理工作,组织邀请了国内一流专家、一流研究机构成立了长春市的交通研究中心,从调结构、增效率、强管理三个方面系统推进,编制了《交通综合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和2022年重点任务》,形成了“工程治堵、政策治堵、公交治堵、管理治堵、科技治堵”工作思路。
截至目前,先后分四批次下发436项具体措施,已完成352项,剩余84项措施正在全力推进。
2022年,长春市建委在供给侧持续坚持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世纪大街快速路、北湖大桥维修加固、东南湖大路延长线等137项重大市政工程项目。
轨道网全覆盖
今年,长春市建委加强轨道、快速路“双快”体系建设,推进地铁1、2、3、4号延长线,地铁5、6、7、9号线等8条轨道线路建设,力争2025年轨道运营里程超过200公里,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轨道线网全覆盖。
与此同时, 启动世纪大街快速路(新建12.5公里)和开运街、前进大街快速路辅道建设,进一步补充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统,补齐立体交通设施功能。预计到“十四五”末,建成快速路里程累计超过120公里。
完善“骨架”道路
目前,长春市人民大街下穿隧道工程已经建设的如火如荼,南出口收费站建设已经提上日程。
启动人民大街下穿隧道、北湖大桥维修加固等重点骨架道路、桥梁建设,在完善干路网络,逐步消除四环路运行瓶颈,缓解四环路交通拥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打通“毛细血管”
城市“毛细血管”道路微循环,是城市畅通的关键。
年内,长春市将打通九台路、金华路、南湖中街等20条断头路、卡脖路,完善路网结构,畅通微循环,缓解区域路网运行压力。
打造立体交通体系
今年,长春市交通管理委员会率先从解决重点区域、学校周边、快速路网周边的人车混流着手,计划建设飞跃东路天桥、吉大一院地下通道等11处立体过街设施。
11处工程力争于年底完工,减少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保障行人安全,促进绿色出行。
畅通60处“堵点”
完成60处交通运行不畅节点治理,按照“小改造,大成效”的思路,挖掘节点潜力,提高服务能力,缓解局部区域交通压力。
其中:前进大街与蔚山路交叉口,我们实施了压缩渠化岛、增设待转区、调整信号配时等措施,改造后,左转车辆行车路径更加顺畅,排队长度明显缩短,通行效率提升了20%;亚泰大街小南立交南段,本次改造封闭了现状调头口,消除了节点的拥堵和安全隐患,使亚泰大街快速路更加安全畅通;北远达大街与长新路交叉口,利用桥下空间增设了左转和直行两条车道,交叉口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车辆通行有序规范,通行效率提升了19%。
经评测,已完成治理的60处交通运行不畅节点,通行效率平均提高18%,市民问卷调查满意度均超过80%。
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增强交通供给,继续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统筹组织全市快速路、主干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立体骨架;着重补齐短板、畅通道路微循环;压茬推进学校、医院、商圈等交通运行不畅节点改造;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完善沿线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城市绿道网络,提供更多自行车及步行空间;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需求快速增长,长春市交通拥堵情况不断加剧。对此,今年,长春市成立了交通管理...
2022年8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市科技创新创业协会等单位承办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决策部署和文件要求,长春市在6个县(市)区、61所幼儿园和35...
8月30日,2022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闭幕。
“我希望在他们心中种下航空的种子,让孩子全方位去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强大的力量。”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