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跟拍记录社区一线战疫者的日常——
“姑勇者”的十二时辰
本报见习记者 李浛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全市上下都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中。社区作为群众接触最多、关系最紧密的基层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从清晨到日暮,从日落到日出,到处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2月21日至22日,记者跟拍记录社区一线防疫工作者的一天,并以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2:56
记者抵达姑苏区金阊街道彩香一村南区社区,从侧门而入,就看见社区工作人员范强在将紫外线消毒车插电,并推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中央,准备进行夜间消杀。
今年47岁的范强,自2014年进入社区工作,主要负责党务工作。“我从2月20日开始专职值夜班,主要进行环境消杀、物资清理和突发事件处理。”范强告诉记者,每天社区大厅关闭后,除了基础消杀外,还用紫外线消毒车进行消杀。
23:23
在完成消杀、整理工作后,范强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会议室休息。疫情期间,会议室已经被临时改为工作人员吃饭、睡觉的休息室,常备一张折叠椅和折叠床。“在休息的时候我一般都刷刷新闻、看看公众号。”范强告诉记者,一般11点多是不会躺下休息的,不论是OA的通知还是电话、微信通知都很多,只能靠刷刷手机提神。
23:49
在休息了不到半小时后,范强就接到了临时电话通知。在挂断电话,多方联系确认信息后,他就立马出门处理工作。在出门后不久,他又接到电话,告诉他下午定制的防疫宣传材料和“入口”“出口”等指示标已经制作完成,即将送到社区。仍在外处理工作的他只好让送货人将物料放在社区侧门门口。
00:44
处理完临时通知的范强,三步并两步,匆匆赶回社区,接收、清点防疫宣传材料。“晚上8点多才安排他们制作,因为白天就要用上,所以他们也很辛苦,都在加班。”范强告诉记者,因为社区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位与采样时间均有所调整,所以需要重新制作一批材料。
凌晨1点仍在工位办公的范强。见习记者 李浛芃摄
00:53
刚到二楼会议室还没坐下的范强,又接到了工作通知。在了解情况后,他又匆匆回到一楼的工位上,打开电脑进行处理。
01:47
处理完成后,范强终于回到会议室,打开折叠椅,和衣而睡。
在折叠椅上休息的范强。见习记者 李浛芃摄
04:36
范强被手机铃声叫醒。接到工作通知后,匆匆出门。“凌晨去敲居民的门,我们也觉得很打扰。但是为了抗疫,也只能如此。所幸居民一般都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范强一边按着居民楼下的防盗门铃一边说。
05:06
范强处理完工作返回社区后,他的同事也已经来到社区,正在整理、分类防疫宣传材料,为一天的工作作准备。不久,医护人员也换上防护服,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的准备工作。
06:00
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已具备核酸检测采样能力,并开始为市民采样。记者在现场看到,接近6点,已有零星市民开始排队。社区工作人员在看到后,也加快了准备的速度,在6点准时为市民采样。
06:29
张韬今年44岁,是彩香一村南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在5点半到岗忙完一阵后,他又来到了位于社区二楼的广播室,将当天核酸检测采样的通知进行第一轮播报,通知居民尽快、有序地前往就近采样点进行采样。播报后,他又前往另一个采样点。
“社区有两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我每天都会在两个点之间来回跑。”张韬说,主要是了解两个采样点的即时需求,特别是距离社区比较远的采样点,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调度人员及资源。
正在检查设备的张韬。 见习记者 李浛芃摄
07:02
张韬回到广播室,与社区“网红奶奶”张义珍沟通苏州话、普通话“双语”广播通知。据了解,张义珍今年82岁,主动来到社区请缨,担任起小区的防疫宣传播报员。
在告诉张义珍当天播报的重点及注意事项后,张韬又匆匆赶去物资间,拿对讲机等设备。“为了让两个采样点直接的沟通更加高效、准确,社区特别准备了对讲机。”张韬告诉记者,他需要把对讲机调试完成,并充电、测试后交给两个采样点位的负责人。
09:11
张韬回到社区,登录社区防疫平台,及时查收、处理各类防疫信息。“基本上每天9点多,就会有大批量的信息进入平台,我就要开始处理这些信息。”张韬说,他还时不时要处理一些例如老年居民查询身份证号等的求助。
11:23
张韬开始换上防护服,准备同医护人员上门,对不便出门的居民提供上门核酸检测采样服务。“中午时段,我们就趁医护人员交接班的时候,抽调一名医生来为居民上门采样。”张韬说,因为该社区多为老小区,一般都没有电梯,而且小区内部道路不太好认,社区工作人员除了为医护人员提供部分诸如拿采样签等帮助,更主要的是带领医护人员前往居民家中。
13:31
张韬回到社区,简单泡了一桶方便面就算解决了午饭。记者看到,在吃饭时,他也不时点开社区防疫平台查看最新信息。
13:37
张韬又走出了办公室,继续开展各项工作……
17:00
值夜班的范强又回到了社区,开始新一轮的工作。
记者手记
白加黑、连轴转,就是社区工作人员的战疫常态。自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化身“姑勇者”,用24小时“在线”护佑你我,守护苏城。他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用理解与支持,一同拥抱春天。
标签: 姑勇者的十二时辰
<p> 本报见习记者 李浛芃< 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全市上下都全身心投...
没想到人才身份还能换来真金白银!这笔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正好化解企业技术升级更新的资金难题。日前,福...
苏报讯(记者陆晓华张晓亮)据市农业农村局消息,近年来,我市坚持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本报记者李渊刘达王可 本轮疫情以来,全市上下奋力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基层社区,社工们更...
本报讯(见习记者徐靖怡通讯员董怡)“我叫刘亚,湖北黄冈人,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近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