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高校战疫在行动丨吉林省:打好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组合拳”

  • 2022-04-24 21:01:49 来源:中国吉林网

“疫情当前,每一个人都要面对健康威胁和生活挑战。心理的承受、认知的把握、情绪的稳定、行为的应对、智慧的处理、人际的支持、团队的合作,就成为在心理方面是个强者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应该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在人格上是完整的、在态度上是积极的、在情绪上是乐观的、在行动上是智慧的、在生活上是互助的。战疫的胜者一定首先是一个心理的赢家!”这是全省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专家团队、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葛鲁嘉教授对全省高校学子的深情寄语。

三月初,吉林突发新冠疫情,全省高校进入封闭管理状态,学生在寝室进行线上学习。针对疫情和封闭管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省教育厅立即行动,组建了由26名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组成的全省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专家团队,面向全省高校师生开展咨询服务和心理疏导。

吉林医药学院冯桂梅是团队中的一员,每周一上午八点半,她都会准时坐在电脑前,登录一个特别的QQ号码。特别在哪?因为400多名好友,冯老师都不认识,只知道他们是在疫情期间前来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每天打开QQ的时候,真是既希望有孩子来咨询,我能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陪他们共同度过眼下的难关;又不希望好友的头像闪动,那样就说明我们学生的心理状态都很好、身心都很健康。”冯桂梅说。

专家团队分成七个工作小组,每天三个班次轮值服务,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八点半开展工作。从三月中旬运行至今,实现咨询预约231人次,完成咨询229人次,覆盖38所高校,解决了178人次关于疫情、学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问题带来的心理困扰。同时,第一时间选派心理教师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大学进行支持和帮助,通过热线咨询、“为心护航、快乐相伴”等线上心理支持活动,帮助疫情期间的学生提高情绪管理和调节能力。

被隔离在学校招待所的长春理工大学小朱同学,因为外出就医曾经被隔离过,此次是她第二次被隔离。当她接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电话时,俏皮地说:“老师,我应该算是心理咨询中心的VIP客户了吧,咱们上次没聊完的现在可以接着聊啦。”疫情发生后,长春理工大学迅速成立了心理工作专班,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课程教学、心理诊疗、隔离师生的心理援助等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开通了热线电话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心理咨询师24小时在线为学生提供服务。与校内外隔离学生建立了一对一联络机制,每天进行1-2次心理随访,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截至目前,累计与隔离学生通话2000余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10余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近百件。心理咨询中心肖老师说:“同学们多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心事和情绪,所以越是到晚上越要盯紧电话和QQ,生怕错过同学们的任何求助信息。也真的没有想到,几乎所有来电话的同学都关心我每天咨询会不会辛苦,家里物资是否充足,一想到他们心理压力这么大还关心自己,瞬间被同学们清澈的善意温暖到,就像打了强心剂一样!”

“如果组织需要,我定冲锋在前”。这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周可心在疫情之初主动向学校“请战”时的话语。在接到学校通知后,周可心连夜赶往学校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第一时间进驻校内隔离点后,周可心不顾自身安危,每天在充满危险的隔离宾馆两栋楼内按屋敲门核对人员信息、准备备品、体温监测、分类发放药品、带队核酸检测、负责人员转运、环境消毒、心理疏导……疫情初期,工作太忙人员紧张,他不得不跑步前进,在进驻隔离点的第二天便不小心摔伤膝盖和脚。就在这种情况下,他顶着淤青和疼痛,硬是走坏了三双袜子。

周可心平均每天只能睡一到两个小时,如果遇到连夜转运就只能24小时工作。而就在这仅有的休息时间之内,他还是要及时回复学生的私信,告知医疗情况,沟通下一步方案,对学生进行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作为一名专职的心理咨询师,我深刻知道在这种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是多么的重要。”他半开玩笑地说,“我可能也需要给学生道个歉,他们经常是凌晨睡着后才能收到前一天早上发给我信息的回复。但只要我有时间,哪怕是半夜,我也会拿起手机给学生留言。我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相信我们,相信学校,相信组织。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

疫情发生后,省教育厅第一时间启动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针对封闭管理、隔离管控等不同情形学生进行分类心理辅导。建立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会商制度,成立专家会商团队,每天根据高校疫情形势变化,及时总结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建议,以工作提示的形式印发各高校心理疏导工作专班。

在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下,全省高校成立67个心理疏导工作专班,建立了院系领导干部、心理教师、心理疏导员与重点人员及隔离点学生“一对一”线上心理疏导机制,开展细致入微的心理咨询辅导,针对心理异常情况和心理危机提前进行干预,避免了因长时间封闭管理而引发各种心理状态异常,有效缓解了学生心理压力。

“心理解忧箱”“诉说疫情的烦恼”“寝室生活幸福小事”“网课拍了拍你”“隔离生活中的考研生”等调查,这是吉林外国语大学心理战“疫”决战清零攻坚期间开展的工作。疫情发生后,学校推出了“疫情中的心理重建”等四个“心理讲堂”,按照“全覆盖+快捷化+网络化”原则,优化学校心理预警干预体系,迅速启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二级学院心理指导室—班级朋辈心理咨询员—寝室朋辈心理咨询员”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识别、预警、研判、干预及应急处突等工作,系统性、制度化提升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判和处置能力。聚焦“重点人”,提供“一对一”“定制化”心理咨询服务,组建网格化朋辈互助团队。依托“吉林省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室”,通过开通24小时朋辈心理倾听热线、QQ咨询、心理邮箱等途径,开展朋辈支持关怀工作。通过“心灵彩虹表”监测做好日常排查,掌握每名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发展趋势,多维度分析测评数据、鉴别评估情况。让危机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用温暖、轻松、共情、关怀来帮助、化解学生心理问题。

吉林师范大学组织编撰了《大学生心理抗疫自助手册》,创作团队进行了近千人的调研,选择“吉小馨”的名字作为主人公,从倡议书、总则,到学习、人际、自我、生涯四篇二十个主题,坚持专业性、针对性、操作性、可读性原则,帮助大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心理规律,实现科学自助。长春大学则围绕“快、准、严、细、实”工作标准,按照“一人一策”工作要求,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精准细致推进心理疏导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邮箱、QQ、微信等咨询服务平台836个,累计开展线上咨询、主动干预处理个案1.44万人次。1.6万余名心理志愿者与学生开展“一对一”对话近21万人次,解决心理问题5000多例,心理危机干预300多例。各高校制作推送心理防疫信息4800余篇,阅读量累计达105万人次。

关爱无微不至,用“心”送去温暖。在抗“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吉林高校用一系列“组合拳”,为学生搭建心理“防护墙”,筑牢抗疫“心理防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越明

标签: 心理咨询 全省高校

推荐阅读

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4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50场新闻发布会。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所长何英华...

吉林省:三种方式解决医药企业受疫情影响注册许可超期问题

我省医药企业比较多,如果企业遇到受疫情影响注册许可超期等问题时,该如何解决?4月28日,在省政府新闻...

中国吉林网“战疫”特别公益海报㉛解封不解防,防控意识不能减

中国吉林网“战疫”特别公益海报㉛解封不解防,防控意识不能减

一图读懂丨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一图读懂丨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台山以丰富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满城书香浸润市民生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期,台山市举办书香台山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以丰富的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