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冬奥“东风”起消费暖意浓 冰雪旅游商品2021年“双11”期间预订量同比增长206%

  • 2022-01-05 16:26:51 来源:国际商报

北京冬奥会日益临,在带来一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的同时,也带动这个寒冬里的相关消费“热”了起来。

冰雪消费热潮涌动

“以前每到冬季,我们都会带着孩子去北欧、北美、北海道等地滑雪。今年借着冬奥会的契机,国内冰雪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相关基础设施建了起来,‘足不出京’就能带孩子享受不逊于国外的滑雪体验。”北京市民江女士兴奋地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最她还给孩子添置了一些新的滑雪装备,赶上网上促销活动,价格非常划算。

借冬奥会“东风”,在全民健身、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冰雪消费呈现快速扩张态势。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随着冬奥会的临,不少居民的运动热情被点燃,滑雪、滑冰等运动项目的热度飙升,与之相关的体育用品、体育服饰消费以及奥运手办商品消费也将迎来一波小高潮。不仅如此,与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相关的消费品亦是表现不俗。

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在抖音电商台,2021年“双12”期间冬奥会各类项目的相关商品销量激增。其中,雪橇相关体育用品销量增幅高达1741%,滑冰、滑雪项目相关商品销量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682%和280%。还有不少消费者为孩子下单购置体育用具,儿童雪橇板、初学者溜冰鞋、儿童滑雪服等销量可观。

记者打开大众点评App发现,北京、河北、辽宁、河南、江苏等商圈均有新的冰雪运动场馆入驻,从滑冰场、滑雪场到滑雪服饰、滑雪设备等,购物中心在冰雪新业态上呈现出多元化布局趋势。这些场馆的消费大部分在百元左右,价格较为亲民。

中国冰雪经济的良好前景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冰雪运动品牌加快布局中国市场。2021年12月2日,德国滑雪服品牌博格纳宣布将与中国企业波司登成立合资公司共拓中国市场,并基于冬奥会在中国带来“冰雪热”的预测,决定未来5年在中国开设约80家零售门店。美国运动品牌沃尔科2021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首家专卖店。日本户外品牌高德运也计划扩大中国市场。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也持续升温。为了吸引游客,北方多地开发了一系列冬季旅游新活动、新项目、新产品,“冰雪+温泉”“冰上芭蕾”“冰上龙舟”等创新玩法儿层出不穷。

数据显示,冰雪旅游商品2021年“双11”期间预订量同比增长206%,其中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亚布力、河北崇礼等滑雪胜地预订热度高涨。

催化数字人民加速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冬奥会还催化了数字人民的进一步落地。

央行营管部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玉苓此前表示,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推动数字人民在更多场景的试点应用,目前已顺利落地35.5万个冬奥场景,实现冬奥安保红线外交通出行、餐饮住宿、购物消费、旅游观光、医疗卫生、通信服务、票务娱乐七大类场景全覆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北京的王府井、世纪金源等重点商圈及物美超市等连锁店均已支持数字人民消费。八达岭长城、故宫、圆明园等旅游胜地及一些签约酒店也可使用数字人民

央行数字货“硬钱包”也将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

日,中国银行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的滑雪手套、冬奥特色徽章、智能手表等形态多样的数字人民“硬钱包”将与数字人民“软钱包”共同亮相冬奥会。

冬奥会举办期间,境内外消费者皆可根据自身惯及使用偏好自主选择手机APP形式的数字人民“软钱包”或不依托手机的数字人民“硬钱包”。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计算机首席分析师李沐华认为,这次大规模试点有望成为全面推广数字人民的契机。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试点,探索建设数字资产交易场所等意见指导。随着政策的出台叠加冬奥会的举办,未来数字货市场的发展大有可为。(本报记者白舒婕)

标签: 扩张态势 冰雪消费 滑雪装备 促销活动

推荐阅读

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4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本轮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50场新闻发布会。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所长何英华...

吉林省:三种方式解决医药企业受疫情影响注册许可超期问题

我省医药企业比较多,如果企业遇到受疫情影响注册许可超期等问题时,该如何解决?4月28日,在省政府新闻...

中国吉林网“战疫”特别公益海报㉛解封不解防,防控意识不能减

中国吉林网“战疫”特别公益海报㉛解封不解防,防控意识不能减

一图读懂丨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一图读懂丨权威提示:要做到“解封不解防”,不聚餐不聚会不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场所

台山以丰富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满城书香浸润市民生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期,台山市举办书香台山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以丰富的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