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三方联合举办“减量低碳轻生活”公众倡导活动 践行零废弃可持续生活方式

  • 2021-08-30 10:26:29 来源:长江商报

减少资源浪费、爱护生态环境、尽量回收利用废弃物……在当今中国,绿色生活日渐流行。

8月21日,第四届零废弃日“减量低碳轻生活”公众倡导活动成功举行。本届零废弃日由万科公益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零萌公益三方联合发起并主办,旨在通过组织系列公益活动,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资源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践行零废弃可持续生活方式。

活动当天发布了《Z世代零废弃生活报告》,报告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发起。事实上,万科从2005年即开始做垃圾分类,14年间,不断开展垃圾分类的各种行动和倡导,零废弃理念是万科的公益基因。

长江商报公益记者注意到,万科公益基金会此前制订了五年规划,2020年是规划的第三年,仅旗舰项目就新立项51个项目,合计支持资金约1800万元。

践行零废弃生活方式

健康、自由、环保可持续。8月21日,今年第四届零废弃日,主题为“减量低碳轻生活”,提倡为生活做减法。少点一份菜,少用一张纸,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都是在为生活做减量。

今年,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万科公益基金会、零萌公益联合全国173家组织,线上、线下齐发力,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零废弃日活动。他们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东等26个省/直辖市,覆盖深圳、广州、郑州、长沙、南京等近70个城市。

活动当天发布了《Z世代零废弃生活报告》。报告显示,80%以上的人购买或主动获取过二手物品,54%的人认为零废弃是“光盘行动”,20%以下的人表示会联想到堆肥、碳中和、极简生活、碳足迹等相对专业的词汇,零废弃行为或词汇,还不被人所熟知。事实上,零废弃生活正是迈向低碳生活的方式之一。

所谓Z世代,Z是Zero的首字母,被赋予“零废弃”的涵义,是所有关注、愿意尝试及正在践行零废弃生活方式的年轻人的统称。

做可持续社区公益先行者

万科从2005年即开始做垃圾分类,14年间,不断开展垃圾分类的各种行动和倡导,零废弃理念是万科的公益基因。

2018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在五年规划中,就将战略目标定位于可持续社区,对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11项,这在中国公益机构中是少见的,这也和万科公益基金会“面向未来、敢为人先”的工作理念相呼应。

“可持续社区”是万科公益基金会五年战略计划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目标之下,社区废弃物管理被定为旗舰项目。前期的调研发现,社区废弃物管理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废弃物管理需要多元协同治理和人的文明程度两方面。

2020年,基金会有10个合作项目所在社区被在地政府评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项目实践经验也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与推广到更广泛群体中。

此外,万科公益基金会还积极探索其他特殊场景下的零废弃实践。

2020年1月,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正式发起“故宫零废弃”垃圾分类项目,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计划在两年内,通过“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将故宫博物院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零废弃博物馆”。

2020年是万科公益基金会五年规划的第三年,仅旗舰项目就新立项51个项目,新增42个合作伙伴,合计支持资金约1800万元。2021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将继续按照工作计划推进,结合之前的试点工作,将从社区废弃物管理项目实践中收获的成果和经验工具化,逐步将基金会集赋能、倡导和智库于一体的平台概念强化。

据了解,万科公益基金会是由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经国家民政部、国务院审核批准,于2008年成立,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记者 江楚雅)

标签: 生活方式 倡导活动 公益基因 低碳轻生活

推荐阅读

台山以丰富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满城书香浸润市民生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期,台山市举办书香台山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以丰富的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

新会全力打造引资引智“强磁场” 推动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

走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一幅产城融合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边是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中央湿地公...

武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持续攀升 大力促进“知产”变“资产”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21年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透露,武汉每万人口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

吉林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全省工业企业2022年“五一”假期不停工不停产

日前,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全省工业企业2022年“五一...

吉林省最新任职通知

近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了解到,省政府2022年4月25日决定,聘任李相国、张凤春、张树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