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5座新城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加快完善中心城区与平原新城既有交通通道

  • 2021-08-13 15:14:38 来源:北京商报

顺义、大兴、亦庄、昌、房山5座新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8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日前,《关于促进原新城高质量发展提升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原新城精准转移、加快完善中心城区与原新城既有交通通道、聚焦高精尖项目落地、推动实现职住衡……《实施方案》中提到的众多措施勾勒出了原新城未来的发展蓝图。

目标: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

原新城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和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的重点地区,将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据了解,原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房山的新城及地区,土地面积约1016方公里,原新城各区常住人口约690万人(不含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5%。

经济实力也决定了原新城的潜力。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原新城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一倍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3%,超过全市同比增速两倍以上。

根据“十四五”规划中各新城的产业布局,亦庄新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顺义新城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昌新城聚焦发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大兴新城立足生物医药基地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做优做专医药健康产业,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产业;房山新城聚焦良乡高教园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强高端制造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生态谷建设等。

《实施方案》提到,原新城将充分发挥“多点支撑”功能作用,着力发展成为首都功能新载体、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创新发展新典范。

其中承载能力的提升是原新城的一大重点,例如结合产城融合、港城融合、校城融合、“科学+城”等融合发展要求,加快功能项目和创新资源导入,高标准配套交通和公共服务,高起点布局适宜产业,高浓度集聚创新要素,将新城培育成能够带动首都乃至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成能够承担国家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此外,《实施方案》也突出了产业的有序发展,例如要充分把握减量集约与提质增效的有序衡,完善“准入”与“退出”的双向管理机制,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混合用地”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严控产业用地成本,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和定价机制,缓解市场主体当期资金压力,实现节地水和产出效益“双提升”等内容。

路径:公共服务+交通+产业

建设原新城,具体的配套设施是关键。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决定了新城的内在动力。《实施方案》提到,要坚持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实现新城与中心城区紧密联系。具体而言,包括打通京良路西段、马家堡西路南延等一批断点,按规划实施北清路、安立路、京密路等快速化提级改造,加快推进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西段、东北环线整体提升工程等。

就新城内部交通网而言,《实施方案》也给出了具体的规划。例如因地制宜实施路口秩序化改造,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体系,切实提升原新城慢行系统吸引力。

据了解,目前,大兴新城范围内已完成133处交叉路口秩序化改造,通过规范行人过街秩序、机动车行驶秩序、非机动车行驶秩序、各类设施建设秩序等四个方面的秩序,实现了“三高一降”的目标,即提高行人过街安全便捷、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市容景观质量、降低事故起数。

在打造 “站城融合”活力新城方面,要集约高效使用既有资源,进一步促进大枢纽站城融合和小站点一体化实施。围绕北京第一批轨道“微中心”名录,推动原新城轨道交通“微中心”建设,实现商业、商务、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用地面积占比达到30%。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也需要补短板,夯基础。《实施方案》提到,一方面要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原新城精准转移,另一方面,加快弥补本地基础教育学位、医疗床位缺口,研究教育、卫生领域编制保障。

例如加快推进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新校区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北京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等三甲医院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宜居靠的不只是医疗教育的配套。《实施方案》提到,北京将着力实现每个原新城至少建设1处成规模的城市森林公园。目前,正在推进建设狼垡城市森林公园、温榆河湿地公园(一期)等一系列城市森林公园,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推进奥北森林公园等公园建设。

建设原新城,产业发展是未来。根据《实施方案》,未来要聚焦高精尖项目落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全域创新空间体系。

职住衡也是新城建设的重点之一。《实施方案》表示,将加大原新城、产业园区及开发区周边等租赁房源有效供给,有针对地配套建设一批集体土地租赁住房。据了解,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正加快推动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供应工作,截至目前,新城范围内已累计实现开工集租房1.9余万套。对于纳入全市政策住房建设计划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租赁用户使用水电气热执行居民价格。同时,本市相关部门正在开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融资支持政策研究。(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标签: 发展机遇 交通通道 加快完善 平原新城

推荐阅读

台山以丰富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满城书香浸润市民生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近期,台山市举办书香台山全民阅读主题系列活动,以丰富的惠民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

新会全力打造引资引智“强磁场” 推动战略性产业集聚发展

走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一幅产城融合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边是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中央湿地公...

武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持续攀升 大力促进“知产”变“资产”

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2021年武汉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透露,武汉每万人口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

吉林省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全省工业企业2022年“五一”假期不停工不停产

日前,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获悉,《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全省工业企业2022年“五一...

吉林省最新任职通知

近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了解到,省政府2022年4月25日决定,聘任李相国、张凤春、张树斌、...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