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正文

一棵树的“孤独史”

  • 2022-03-21 17:00:13 来源:姑苏晚报

清晨时分的“孤独的树”。本版图片 记者 叶永春摄

独墅湖畔,它因“孤独”走红,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坐标

一棵树的“孤独史”

本报记者叶永春

因“孤独”而走红,又因“孤独”而变得不再孤独。难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苏州独墅湖畔的一棵香樟树,被贴上了“孤独”的标签。而恰恰是因为“孤独”,随着大地回暖,那棵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打卡,甚至拉动了一个片区的人气,进而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精神坐标。

一棵树为何得名“孤独”?因何“孤独”?带给大家的又是什么样的“孤独”?且看这棵树的“孤独史”。

“孤独的树”不孤独

从独墅湖畔的苏州新闻大厦往西看,月亮湾的西半环,那形似半岛的一个角落,成片绿草如茵。草坪上,一棵香樟树孑然而立,冠盖葱郁,在习习春风里摇曳而闲适。

这时,如果打开镜头,远远对着那棵香樟树拍,一天过后,再将视频以快进速度回放,所呈现的画面大抵如此——清晨天微亮,树旁,以一汪湖面为背景,沿湖散步的人影三三两两;随着日头升中,“半岛”变得热闹,车辆陆续驶入,人们踏上草坪,以那棵树为圆心,聚散离合;直至夕阳在湖对面的高楼间落下,天色转暗,人影才一个接一个消失,树又归于沉寂。镜头下,一个人或两三个人形成的小小的点,并不交集,却似乎都与那棵树有着某种关联。

那棵树,就是“孤独的树”。“孤独的树”名声在外,且由来已久,这一点,旁边白鹭园物业经理“52hz的鲸鱼”(网名)想必感受最深。自2020年进驻白鹭园以来,他的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开了数百次。“因为有不少关于‘孤独的树’的短视频和微博,定位就在白鹭园,很多人看了就直接到白鹭园来找,其中以年轻人居多。”即便那棵树并不属于白鹭园,但帮助别人找到它,已成为“52hz的鲸鱼”的日常。

月亮湾湖景。

人们寻树,正因它的“孤独”。相比白鹭园的配套齐全,“孤独的树”所处的那个角落,更像一张白纸。在那里,草坪依湖铺开,起伏不平,草坪上的那棵树,与一旁路边的其它香樟树比,实在没有多少特别之处。只是开阔的湖面、大片的草坪以及那硕果仅存的一棵树的组合,偏偏在视觉上产生不一样的体验。

“四周高楼林立,旁边树林成片,正好这里一片开阔地,视野一下子打开了,又因为有了一棵树,不显得太空旷。与高楼、树林相对照,这棵树显得很孤独。”虽已多次造访“孤独的树”,真要细说这树的“孤独”,苏州驴友“踯躅的鸟”一时语塞,思索几秒后,他一番碎碎念,却又觉得并不算得上贴切。

实际上,被问到一棵树的“孤独”,很多人给出的反应,与“踯躅的鸟”不相上下。

“孤独的树”从哪里来?

因“孤独的树”,独墅湖被人当作了“独树湖”。有人很好奇,“孤独的树”从哪里来?不妨开门见山。较早前就在月亮湾上班的小徐记得,如今树所在的那片湖岸,七八年前还只是一片泥地,没有草坪,也没有树,之后慢慢有了草坪,草坪上多了一棵树。“那时候树并不大,看样子像是移栽过来的,不过香樟树本就长得快,现在看已经很高大了。”

时间线再往前推。顾少华,原斜塘镇西马村人,如今忙于编撰《斜塘街道志》,正埋头于大堆资料中。提起月亮湾的那一棵树,他也有所了解。“主要是那棵树太红了,网上有很多关于它的照片,就有了印象。”顾少华没到实地去看过那棵树,却不止一次到访过那棵树所处的地方。

在顾少华的印象中,以前独墅湖东岸主要是农村,大致有石港村、旺墓村、东安村等,而湖岸边民房不多,是成片的农田,村民主要种植水稻,还有人种水八仙、蔺草和养鱼。回想过往,再看现在,顾少华眼中有两幅景象,比如看到石港路,他能想起当年石港村的村貌;看到如今的塘浦路,他能想起以前老家附近的“塘浦”。

至于独墅湖东岸的月亮湾,顾少华也能拼出一张鲜为人知的热闹图景。“年轻时,有人在湖边游泳,能看到水底下有古街道,有时能摸到陶器碎片。”到本世纪初,在独墅湖东岸围湖取土工程现场,考古队进驻考古时,顾少华常到场观看,所见所闻让他震惊,“3个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600多口古井的遗迹,还有古河道、古街道,很多古陶器等古迹,那里曾是古村落。”

由此可见,独墅湖东岸自古就不“孤独”,还有可能很热闹。而在顾少华看来,“孤独的树”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到树下打卡,并与之呼应。

“孤独”也是一种心安

当年,参与独墅湖东岸围湖取土现场的考古工作时,徐苏君刚工作不久。如今她还记得那时骑着自行车,和同事从苏州市区出发,穿过农田巷陌,到独墅湖东岸看现场。

20年后的今年3月,淞泽家园八区的小饶同样骑着自行车来到独墅湖东岸,只不过他所经过的地方,已是住宅小区、科创园和商业区,他所要看的则是“孤独的树”。这是小饶第二次来看“孤独的树”。“上一次是在去年,也是3月的傍晚,太阳快落下前,金光照在树上,非常震撼。”这次没等到那场景,小饶仍说不虚此行,“孤独的树,还有我这个孤独的人,感觉还是不错的,我相信,当年种下这棵树的人,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这时小饶的四周,有人带娃,有人遛狗,有人搬出折叠椅静静地坐着,还有人取出蛋糕,点上一根蜡烛……

显然,“孤独的树”旁,大家各有各的“孤独”。对此,徐苏君的建议是,不妨抛开技术层面的分析,用发散性的眼光去探讨和感受。“有人说人生来孤独,不过孤独并不等同于自我封闭和孤单,而恰恰是冷静思考、发挥创造性所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徐苏君觉得那一棵树已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精神坐标,是一种“向上的引力”。

“孤独的树”与打卡人。  

顺着“向上的引力”,徐苏君从“孤独的树”所感受到的还有生命力,是内心的“桃源”,是一份从宁静中寻得的心安,更是思绪放空过后的再出发。

来到月亮湾,在那一棵树下,您感受到“孤独”又是哪一种?

标签: 一棵树的孤独史

推荐阅读

一棵树的“孤独史”

<p>  本报记者 叶永春< p><p>  因“孤独”而走红,又因“孤独”而变得不再孤独。难说是从什么时候...

吴兴深入推进数字化助残惠残工作 “掌上残疾人之家”实现村社区残协全覆盖

镇里将提供涉及操作工、保洁员、包装工等25个爱心岗位,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日前,在吴兴区织里镇...

批发市场、电商平台、超市等加强采供 确保苏城“菜篮子”货足价稳

<p>  □苏报记者 尤薇 张叶< p><p>  从酱汁肉、马兰头拌豆腐干到腌笃鲜、荠菜肉馄饨,昨天是春分...

姑苏区持续加强农贸市场防疫管理 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落实索证索票制度

苏报讯(记者胡毓菁通讯员王莉莉)“工作人员每两小时要对场内进行一次消杀,同时加大巡查力度,提醒顾...

“敲门行动”守牢群众“安全门” 张家港市大新镇全覆盖式排摸筑牢疫情防控网

苏报讯(驻张家港记者杨溢陈梦娇)“最近这段时间还是不能出车,再坚持坚持,相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有...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动态